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,包括感覺和知覺,感覺又包括味覺、觸覺、視覺、聽覺和位置覺等。
對感覺的識別是通過訓練或重復練習的結果,訓練的方法應參考小兒心理發(fā)展的年齡特點。
?。?)聽力訓練:在人的各種感覺中,首先要訓練聽力。母親悅耳的歌聲是對孩子最好的刺激,可以朗讀優(yōu)美的詩歌,聽各種唱片。小兒在音樂聲中能較快地入睡,睡時面部表情愉快??梢宰尯⒆勇牳鞣N聲音,從不同方位發(fā)出聲音,即訓練方位聽覺及對不同音調的辨別能力。小兒出生后,母親要多和他講話,使他逐步由聽懂語音到聽懂詞,并且自己發(fā)出詞來。
美國語言學家斯特娜夫人認為1-5歲是一生中最有語言才能的時期,她介紹自己教育女兒的經驗時說:"教的方法要從訓練聽的能力開始,要教孩子'準確的話',發(fā)音亦要準確,不教孩子不完整的話"。在她女兒不會說話時,她就讓女兒看室內外的各種東西,教女兒各種東西的名稱,她的女兒一周歲就會說話,而且能說很多的話。當小兒說話以后,她又用精選的短句給女兒講能理解的故事,并讓她記住。孩子不僅能記住,而且高興地復述這些故事。
?。?)視覺的訓練也很重要。可以讓孩子看各種圖畫的摹本、雕刻仿制品,教他說畫和雕刻品的名稱。提供各種彩色的小球、積木、塑料玩具等,訓練小兒的色彩感覺。孩子穿的衣服、用的被褥、日用品等最好采用不同的顏色,告訴小兒顏色的名稱。當孩子稍大一些,帶他到大自然中去,引導孩子看天空、彩虹、樹木、花、原野、各種建筑物,以及辨別人們的衣服顏色,各種物體的大小、形狀、長短、軟硬、光滑或粗糙、輕重等等。在訓練個別感覺的同時,要訓練小兒各種感官功能的協(xié)調作用。2-3歲時,訓練小兒握筆劃畫,用線穿不同直徑的珠子,折紙,以訓練手的功能。
(3)其他感知覺的訓練,要結合小兒的日常生活、游戲活動進行。訓練孩子做簡單勞動,培訓孩子對各種感官司功能的配合作用。提高他們的敏銳度,味覺、嗅覺等可以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得到訓練,如吃飯時有意識地讓孩子品嘗各種食品,如白水、糖水、桔子水的味道,只有讓孩子親自嘗一嘗,才能讓孩子得到體驗。
兒童感知覺的培訓在教育的影響下會發(fā)展更快,教師有目的地組織孩子的活動,可以提高兒童的觀察能力,觀察事物的深度、廣度和精細度都能更快地發(fā)展,小兒能更細致地認識周圍世界的物體和現(xiàn)象,更快提高其智能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