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

本文Tag標簽:呼吸系統(tǒng)??

    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占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大多數,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,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,以細菌感染為主,包括: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肺炎球菌。近年來一些過去較少見的細菌感染呈上升趨勢,如:肺炎克雷白菌、假單胞菌等。另外,一些病毒、厭氧菌、真菌、沙眼衣原體等也可導致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。

    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條:

    一、密切接觸:這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,由于新生兒接觸外人的機會比較少,家庭成員患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帶菌就成了主要的感染源。由于新生兒呼吸系統(tǒng)防御功能差,接觸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者,新生兒就可能導致肺炎。

    二、血行感染:新生兒臍部感染、皮膚感染時,病原體可經過血液循環(huán)傳播至肺而引起肺炎。

    三、醫(yī)源性感染:因其它疾病住院的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可能由于醫(yī)療器械或病室消毒不嚴格,以及對其他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兒隔離不夠等因素引起院內交叉感染。特別是早產兒、長期住院的患兒和因病情嚴重而使用多種抗生素、呼吸機以及插動、靜脈導管等的病兒更易發(fā)生醫(yī)源性感染。

    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發(fā)生在,生3天以后,表現與嬰幼兒肺炎不同的是,發(fā)熱、咳嗽、咳痰這些肺炎常見的癥狀在新生兒是很少見的,特別是早產兒和出生2周以內的新生兒,主要表現為精神不好,呼吸增快,吐奶或吃嗆奶。接近滿月的新生兒可出現咳嗽癥狀。病情嚴重者,可出現拒奶,口周或面色發(fā)青,口吐沫,呼吸困難,如并發(fā)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,則病情危重,需要搶救。查體時除可見呼吸困難和缺氧的體征外,肺部羅音常不如嬰幼兒肺炎明顯,有些病兒可以聽到散在的濕羅音,如果在肺部聽診時聽到廣泛密集的細濕羅音,則提示合并心力衰竭、肺水腫。

    治療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應特別強調兩點:首先,應積極控制感染,根據不同的致病菌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,并以靜脈給藥效果較好。其次,加強呼吸道管理,必要時給吸氧,呼吸道分泌物多或粘稠的應給予霧化吸入,并拍背吸痰,保持呼吸道通暢,還要經常變換病兒體位,以利于肺部擴張和分泌物引流。對有嚴重合并癥的,應入監(jiān)護室進行監(jiān)護搶救。

    新生兒生后感染性肺炎是可以預防的。接觸新生兒的親屬應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已患病者應少接觸新生兒。父母患上呼吸道感染,在護理孩子時應該注意洗手,并戴口罩。還應盡量謝絕探視。發(fā)現孩子有臍炎或皮膚感染等情況時,應積極治療。醫(yī)院的新生兒病室應嚴格執(zhí)行消毒隔離制度,不同病種應分室收治,盡量縮短病兒住院時間,合理應用抗生素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