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這4個行為,產后媽媽不可有

  眾所周知,產后的調養(yǎng)休息影響著準媽媽的身體健康。但是還是有些媽媽在平時不注意對自己身體的護理,這樣反而會加劇身體的疼痛感。特別是以下四種行為,準媽媽在產后一定要避免!

  1.情緒低落,易動怒

  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身體的恢復,所以媽媽在產后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。以下的行為要盡可能避免,不然和容易對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。由于產后媽媽氣血不足,所以就需要長時間的時間來調節(jié)自己的身體。媽媽不要經常因為生活的瑣事而傷心,哭泣甚至產生抑郁的情緒。產后抑郁對于準媽媽是一種傷害性很大的心理疾病,在日常的生活中,媽媽要學會放松自己,保持良好的情緒。

  2.憋尿

  輕易的動彈就會引起傷口的疼痛,所以很多媽媽即使憋尿,也不愿意下床上廁所。其實在拔除導尿管3~4個小時以后,媽媽就應該進行及時的排尿,不然這種行為就會產生便秘,嚴重地則會導致尿路感染。如果媽媽因為憋尿而產生了身體疾病,一定要及時找醫(yī)生進行溝通。

 3.長期平臥

  特別是選擇剖腹產的媽媽更會選擇長期平臥。雖然因為麻醉的效果,剖腹產的過程疼痛感會減弱,但是術后麻醉效果減輕以后,媽媽傷口的疼痛感也會增加。媽媽如果在這個時候選擇平臥的休息姿勢,那么更會加劇身體的疼痛感。剖腹產24小時以后媽媽就可以下床做像伸胳膊、翻身等簡單活動了,不要總是在床上躺著。如果媽媽要平躺在床上休息,一定要使用枕頭后采用側臥的姿勢,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疼痛感。

  4.進食大葷

  我們建議媽媽在產后一周以內應該食用清淡的食物,為了防止脹氣,一周以后才可以食用雞蛋、鮮奶等高蛋白食物。但有人認為由于生產后應該要對身體進行大量的營養(yǎng)補充,這樣才有利于媽媽身體的恢復。所以很多媽媽會在產后給自己補充大魚大肉,同時以此來增加乳汁的分泌量。其實在坐月子的時候補充大量的高熱量的食物反而會造成孕婦便秘。并且這些食物也會影響到媽媽乳汁內脂肪的含量。食用這種母乳的寶寶會產生消化不良的后果。

  產后的修養(yǎng)調整對于媽媽的身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,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遵照以上的建議實施。最后也祝愿產后的媽媽能調理好身體,與寶寶一起健康成長!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